找到相关内容55616篇,用时2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明朝艺术史之明代的绘画艺术(2)

    学士陈敏政。30岁时进京会考,牵扯科场案遭受株连入狱,即被革黜放行浙江为吏。从此不再求取功名而志在文墨,并远游各地名胜,生活颓放不羁,自刻图章 江南第一风流才子.晚年信奉佛教,取号 六如居士.此时南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1070215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大乘起信论述解(1)

    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。”   大乘和小乘为世尊入灭后一段时期,由大乘佛教兴起所生的对立名词。一般而言,凡只顾自度,不欲度他的修行人,即被称为小乘;若能发菩提心,修六波罗密行,自利利他的,就称做大乘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2970233.html
  • 亲友书释·白莲鬘

    饿鬼堕地狱,  无有佛教于边地,转成痴哑野蛮人,  长寿天生任一处,此等即是八无暇,  远离此等得闲暇,为不转生当精进。  智者于此求不得,病老死等众多苦,  根源轮回当生厌,亦应倾听彼过患。  父转成...违缘八无暇之理:   执持邪见转旁生,投生饿鬼堕地狱,  无有佛教于边地,转成痴哑野蛮人,  长寿天生任一处,此等即是八无暇,  远离此等得闲暇,为不转生当精进。   持有诽谤因果的邪见;转为...

    麦彭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50470265.html
  • 龙钦巴(无垢光)尊者略传(上)

    亦于桑耶,   了知佛教根本即戒律,   闻法讲经事业极卓越,   追随佛陀尊者前敬礼。   十六岁时,尊者在阿阇黎札西仁钦前听受了两遍《道果论》和《六法论》、《亥母六法》、《胜乐铃》的灌顶,...

    秋札桑波尊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3070531.html
  • 何种第一哲学:心灵哲学或唯心论?*

    由于现象或本体的存有论之区分,均源自此心的执或不执,所以牟宗三最后有“一心开二门”的说法:“什么叫做彻底的唯心论呢?就是中国唯心哲学这一个大系统…套在佛教的名词上说,就是‘一心开二门’…因为康德不能说...

    郑文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3570729.html
  • 二十唯识论述要

    二十唯识论述要  雪松讲;陈健民记 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9册  1978年11月出版  页1-23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1页  第一章 正明本宗  一、立宗有四家学说﹕(一)安慧义,以一分名识变----  能缘之见分,所缘之相分,皆自证分变现。二分...

    雪松讲;陈健民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0670797.html
  • 佛禅“法”“悟”于诗论的影响

    层次,理论的形成及  建立,则受佛教禅宗的影响最大,以“法”论诗时,固有取  于佛禅的理论,以增益其内涵,言“悟”则更借佛禅悟道的  意义,以论诗法的悟入;佛禅开悟之后,人与道合,无往而  不自在,大破...彩散香销,因而依禅理建立之诗论  ,亦随之晦黯难明,故特为抉发,以就教于博雅 (本文发表  于第三届“法住学术会议”佛教文学国际会议)。  (注 1):龚鹏程氏有“论法”一文,刊见古典文学第九集  (...

    杜松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0970800.html
  • 观所缘缘论释解

    观所缘缘论释解  欧阳渐 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96册  1978年03月初版  页245-274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245页  观者,察义﹔为能虑、为能缘、为见分。所缘者,有境  义﹔为所虑、为相分。缘者,能生义﹔为所托、为实体。观  所缘缘者,谓能...

    欧阳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3070817.html
  • 境相章

    境相章  熊十力 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5册  (原刊内学第二辑)  1978年11月初版  大乘文化出版社  页317-331  诸有为法靡不相待,所云识者本对境受称,若无境相, 焉起分别,故唯识言,义亦摄境,以境不离识,说识名唯。 此则吾宗本义,今详所以,学者择焉。 一切有情各有八识, (言八识者,谓眼等乃至第八。又 凡言识,义兼心所。) 而此诸识皆为能变。斯义既了,而后可谈境不离识之故。...

    熊十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5170835.html
  • 罗锦堂:佛典中的“观”与“念”(2)

      页138  我忆往昔,恒河沙劫,有佛出世,名无量光;十二如来,相继  一劫。其最后佛,名超日月光。彼佛教我,念佛三昧。譬如有  人,一专为忆,一人专忘;如是二人,若逢不逢,或见非见。  二人相忆...,由于他的努力,已把佛教的影响力,从东方转移到西方,走向  佛教国际化的道路上去,更值得我们的赞扬。此外,台湾的净空法师  ,更是席不暇暖的到世界各地宏扬净土,同时他也大量倡导印行有关  净土的各种...

    罗锦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2970856.html